1949年4月4日在世界历史上是个特别的日子。在这天,在美国外交官西奥多.阿奇列斯(Theodore Achilles)的主持之下,来自欧洲和北美的十二位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共同签署了《北大西洋公约》,创立了迄今为止仍然对世界政治产生着重大影响的北约组织。作为一个维系欧洲稳定和和平的防御性军事力量,后人在回忆它的历史性意义时,曾经说到:“自1822年四国联盟因法国的波拿巴主义复辟而瓦解以来,欧洲从未见过如此强大的大国之间的和平。”
由于它开支巨大并以明确的军事目的而设立,自设立以来,来自各方各面都对北约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批评和诟病。且不论苏联为了对抗北约建立了同样强大的华沙条约组织而增加了战争的阴云,就连欧洲和美国的领导人内部都对北约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批评,其中就时任参议院多数党领袖,1952年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伯特.塔夫脱(Robert Taft),也包括二战时期自由法国运动的领导人,战后成立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并成为第一位总统的戴高乐。这些来自不同立场的怀疑让北约的创始和发展遇到了多方位的阻碍,甚至一度险些让它在50年代夭折。
要想理解清楚与北约有关的争议,需要先从1945年7月的波茨坦会议开始说起。
已经签署完毕的《北大西洋公约》
Hulton Getty Archives
此时,二战的欧洲战场已经结束,纳粹德国已经投降,日本虽然仍在负隅顽抗但是已经濒临崩溃。于是,在此前已经多次会面的美国,英国和苏联领导人决定再次举行会面,讨论如何重建欧洲和迫使日本投降。在半个多月后,苏联代表斯大林,美国代表杜鲁门和英国代表艾德礼(原来的代表丘吉尔因为选举失利失去首相席位被替换)在柏林近郊的波茨坦举行会议,在此期间拟定了《波茨坦公告》,除了要求德国退还1937年以后侵吞的领土,起诉战犯,迁徙德裔回到德国和让恢复主权的波兰等国家加入联合国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将德国一分为四,由美,英,法,苏分别占领,瓦解德国原本的中央政府体系。
随着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终结了二战,欧洲也在为如何重新定位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做着准备。由于在三十余年的时间里连续两次成为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欧洲的帝国主义和财政霸权基础不复存在,原本被殖民的欧洲各国的殖民地纷纷通过起义或者战争来获得自己的主权。这些国家既不属于资本主义的西方集团,也不属于社会主义的东方集团,形成了在政治上新兴的“第三世界”,终结了各个霸权国家可以肆意侵吞领土作威作福的历史。
许多欧洲国家从战争中幸存的民众开始认为,所有的旧路都已经走到了尽头,因此开始发展战后共产主义运动,形成了巨大的政治影响力,其中就包括参与联合政府的法国共产党和意大利共产党。西欧和北美各国的资本主义阵营意识到了问题的严峻性。尽管不久之前苏联还是和英美一起并肩作战的盟友,但是如果不在思想意识形态上遏制社会主义思潮和势力的发展,那么资本主义阵营国家的政治体系将会受到根本性的挑战。1946年,前英国首相丘吉尔来到美国的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了著名的“铁幕”演说,呼吁欧洲团结起来对抗苏联的政治控制。美苏两边的外交官在进行了实地考察之后,都向各自的领导发来了悲观的电报,认为交恶与决裂只会是时间问题。
除此之外,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也想不断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自从苏联在二战后期展开反攻以后,就不断地将自己在这一期间占领的地区变成自己的卫星国,除了被占领的德国东部之外,还包括波兰,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阿尔巴尼亚和罗马尼亚。战争结束后,苏联原本想要主动缓和双边的关系,按照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的既定方针来划分相关的势力范围并遏制意大利和法国的共产主义势力,但是此时美国的长电报和英国的铁幕演说已经深入人心,西方世界对苏联的敌意已经无以复加,没有挽回的可能性。原本与斯大林有着许多共识的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死后,他的副总统和继任杜鲁门没有和原来一样和苏联维持相对亲善的关系;受到国会保守势力的的施压,杜鲁门对苏联的态度产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将苏联彻底视作军事和政治上的强敌。
这些改变让苏联明白缓和的可能性已经不存在了。陷入到囚徒困境之中的苏联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强硬手段来维护了自己控制之下的东欧势力范围。以斯大林盟友拉夫连季.贝利亚为领导的内务人民委员部通过残酷的镇压,让以东德为边界的东欧各国的非社会主义势力噤若寒蝉。在1948年二月,在苏联的授意下,隶属于捷共的总理哥特瓦尔德逼迫民选总统贝奈斯辞职,让政治主体落入苏联的股掌之间。此时,苏联已经成功试爆核弹并拥有了使用核武器打击欧洲的能力,这让欧洲倍感恐慌。
描绘铁幕的漫画
Leslie Illingworth / Daily Mail
为了抵御德国再次死灰复燃和苏联的压力,荷兰﹑比利时﹑英国﹑法国和卢森堡五个国家在1948年共同签署了《布鲁塞尔条约》,成为了《北大西洋公约》的雏形。随着西方和东方两个集团关系的进一步恶化,这一条约已经无法满足共同防御的需求,于是欧洲资本主义阵营决定求助于当时已经彻底崛起成为拥有最强大的军事和资本力量的美国来保护欧洲的安全。最终,十二个国家(布鲁塞尔签署五国,美国,加拿大,丹麦,挪威,葡萄牙,意大利和冰岛)在华盛顿签署了《北大西洋公约》,北约自此成为一股重要的团结西方世界的军事政治纽带。
建立在“不相互合作就会自取灭亡”的共识上,欧洲各国政府之间除了建立了像北约这样的军事联盟之外,也通过签署《罗马条约》建立了欧洲各共同体,通过统一价格,减免关税的方式,在能源﹑贸易﹑农业等多个方面深化合作,大幅度降低因为利益分歧发动战争的可能性。
美国所进行的输血也是使欧洲作为一个统一而合作的集合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由美国外交官乔治.凯南制定,以时任国务卿乔治.马歇尔(George Marshall)命名的《马歇尔计划》。这份援助以援助物资和重建投资为主要体现形式,在1948年以后迅速重建了欧洲各国的经济结构,也促成了北约和欧洲各共同体的正常运转。在这其中,受到巨大帮助的除了英法等老牌霸主之外,也包括美国希望借机打压共产主义崛起的意大利,希腊等国家。这项援助计划持续到1951年,因为美国需要投身于朝鲜战争而终止。在这项计划刚刚推出时,苏联一度也想加入,但是由于杜鲁门的阻挠而未能成功。
虽然欧洲各国对于如何惩罚纳粹德国仍然有不同意见,但是他们也意识到此时德国已经站在了两大意识形态对垒的最前线,而将整个德国推向苏联一方有百害无一利。因此,四国分别占领的管理模式逐渐结束,由英美法三国占领的地区合而为一,成为了联邦德国(西德)。曾经担任过科隆市长,长期拒绝与希特勒合作的阿登纳在西德成立之后代表新成立的温和保守主义政党基督教民主联盟成为了第一任联邦总理,大大拉近了新德国和欧洲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四周被苏联占领区包围但属于西方控制范围的西柏林成为了一块政治意义重大的飞地,苏联一度对对西柏林展开了强硬封锁,但因为英美不断向西柏林进行物资空投而宣告失败。为了加强自身的政治影响力,苏联也在自己控制的东德地区成立了民主德国,一场长达数十年的拉锯战就此打响。
苏联令资本主义阵营感到恐惧,确实有部分原因来自于苏联泰山压顶般的军事实力,但他们所担心的不单是实质上的入侵,而更多是为了避免入侵而不得不和苏联达成的各种“城下之盟”。在乔治.凯南的口中,这就是苏联看穿了的自由民主社会最大的弱点。以至今没有加入北约的芬兰举例:芬兰在二战时期为了抵御苏联长期和纳粹德国合作,但是在战争后期与苏联达成合作,攻击在芬德军并保持“中立”,实际上变成了苏联的势力范围。由于地理位置直接和苏联接壤,为了避免恶化局势带来的威胁,在冷战期间,芬兰没有加入欧洲各共同体,没有接受马歇尔计划,也没有加入北约,并仿照苏联的制度进行了文化审查。
北约看上去是民主国家为了保护自身的自由民主制度而建立的防御性联盟,但是积极筹划和拥护北约的人其实认为自由民主选举对北约的合作和发展形成了更大的阻碍而不是帮助。马歇尔之后的国务卿迪恩.艾奇逊(Dean Acheson)就公开表示过,自由民主选举制度意味着当有需要的时候,参加峰会的并不一定是“合适”的人,因为这些人担心自己支持北约会冒过大的政治风险。美国政府,特别是在冷战时期,时刻担心北约的欧洲盟国会选举出反对核武装,军队部署,支持不结盟甚至支持马列主义的政府,导致北约影响力大减。
欧洲盟军司令部(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事委员会所属的三个司令部之一,其他两个分别为大西洋盟军最高司令部和美国—加拿大地区计划小组)的第一位最高司令是美国前陆军参谋长,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后来成为了美国总统;最高副司令则是英国击败隆美尔的陆军元帅蒙哥马利。战争的残酷和长年的军旅生涯让这两人定下了以军事威慑谋取与苏联的和平的既定战略,在冷战时期同时起到了两个主要的作用:避免欧洲盟国倒向苏联和预防苏联军事入侵。
艾森豪威尔视察北约士兵
Monaghela Daily Republican
在1952年,各国在里斯本举办了第一次北大西洋理事会会议,在会议上采取了几个十分重要的政治和战略决定:制定长期防御和作战计划,扩大战备部队,并设立了一名负责促进决策和代表官方立场的文职人员作为北约秘书长。第一任担任北约秘书长的领导人是伊斯梅男爵,他是二战时期的英国陆军上将,也是丘吉尔最重要的军事幕僚。随后,北约举行了第一次大型海上军事演习,这支部队被纽约时报形容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在北海巡航的最大和最强大的舰队”,不仅能够保卫欧洲,更能从军事和政治两个角度震慑苏联的野心。由于此时朝鲜战争尚未结束,北约各国的神经仍然十分紧张;即使在《朝鲜停战协定》签字(注:其中韩国并未签字)之后,北约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仍然反映着西方世界对于全世界的各种冲突的反应和理解。
也正在这一年,原本与西方亲近的埃及掌权者法鲁克一世被几名中下级军官推翻,这些军官的领头人贾迈勒.阿卜杜.纳赛尔(Gamal Abdel Nasser)成为了埃及的最高领导人。对西方国家的控制手段和对以色列的扶植充满反感的纳赛尔是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他在没有能够获得西方国家的青睐后开始主动购入苏联的武器设备,让英法十分警惕。在1956年,他先是开始修建作为国有水利工程的阿斯旺大坝,之后由于资金不足以及西方拒绝资助,让纳赛尔以“资助工程”为理由宣布将当时仍然被英法两国持股控制的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除非花费更多的时间绕行非洲南部的好望角,否则苏伊士运河是欧洲到亚洲的唯一航路,因此它对英法两国的经济至关重要。纳赛尔的举动招致了英法的极度不满,两国计划通过使用北约的军事力量,以“防卫苏伊士运河主权”为目的来袭击埃及,迫使他们交出运河主权。
当时,法属西非正处于崩溃的边缘,因为各殖民地也在效仿埃及争取独立主权,这使得欧洲两个最强大的大国都渴望利用北约的军事力量来保护他们的帝国遗产。然而,这个想法不受艾森豪威尔总统和他的国务卿约翰.杜勒斯(John F. Dulles)的欢迎。杜勒斯意识到,对这个问题本来可以有更多的和平解决办法,以北约的名义发动军事干预会引起苏联的警觉,而且这种行动会使北约成为所有第三世界国家的讨伐对象,让他们它们彻底和西方疏远倒向苏联。杜勒斯在商讨解决苏伊士运河危机时,心中很清楚北约的存在不是对殖民政策的认可,而是全新的世界性挑战。他的坚持最终起了作用;北约没有派遣军队参与苏伊士危机,而等得不耐烦的法国和英国政客很快就与以色列秘密计划攻击纳赛尔,而以色列当时将埃及视为根本性的威胁。三国的出兵引发了第二次阿以战争,这场战争以苏伊士运河收归埃及,联合国紧急部队在埃及和以色列边界周围布置维和部队,以及时任英国首相被迫辞职而告终。
在苏联一边,为了在军事上能够和北约的团结对抗,在新的苏联总书记赫鲁晓夫的领导下,除南斯拉夫以外的所有欧洲共产主义国家和苏联在1955年共同签署了《华沙条约》,成为了一支同样拥有上百万军队的强大力量(注:阿尔巴尼亚之后退出了该条约)。有一些历史学家认为,英法在埃及的拙劣表现和他们过于关注中东事务,是导致苏联使用武力镇压1956年的匈牙利革命的直接原因。当时,匈牙利领导人拉科西.马加什(Rákosi Mátyás)采用教条和集权的统治形势导致他大失人心,最终在赫鲁晓夫的要求下被迫让位给锐意进取的纳吉.伊姆雷(Nagy Imre)。
匈牙利抗议者推倒了斯大林的雕像
Arpad Hazafi / AP
虽然纳吉执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计划,但是匈牙利的局势因为之前的高压已经十分动荡,愤怒的民众们在布达佩斯集会,要求终结苏联对匈牙利的政治和经济控制。为了控制局面,苏联派遣军队进入了布达佩斯,但是很快和抗议者展开了惨烈的巷战,之后纳吉宣布达成协议停火并恳请苏军撤出匈牙利。几天之后,政府内部的许多成员和抗议的工人委员会要求进一步和苏联脱钩,这让纳吉宣布匈牙利将会撤出华沙条约。这一举动让赫鲁晓夫怒不可遏,于是开始命令军队反攻布达佩斯,最终全面镇压了这场革命并处死了纳吉等改革者。
北约在这场暴力镇压中除了强烈谴责之外,没有采取进一步的行动。艾森豪威尔明白,如果军事介入,那后果不堪设想;而经济抵制对于东方集团封闭于西方的体系来说作用寥寥,根本不能阻止镇压。然而,这场危机也让头脑发热的英法两国开始清醒过来,重新认识到苏联对他们的政治形态有着怎样迫在眉睫的威胁,从而挽救了险些因为在苏伊士运河问题上立场不同而面临分裂的北约合作关系。艾森豪威尔很快就和新任英国首相哈罗德.麦克米伦(Harold Macmillan)达成了密切的合作关系,让英美两国对北约的投入和支持牢不可破,也让欧洲其他的国家对于北约是否可靠的信心倍增。可是,不久之后,法国的政治局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新上台的总统,二战时期的国家英雄夏尔.戴高乐,险些又一次让北约走向解体。
(未完待续)
参考资料:
Fisher, Harold H. “Nato, Russia and the Cold War.” Current History, vol. 39, no. 229, 1960, pp. 147–52, http://www.jstor.org/stable/45313730. Accessed 22 Apr. 2022.
Henrikson, Allan K. “The Creation of the North Atlantic Alliance, 1948-1952.”Naval War College Review, vol. 33, no. 3, 1980, pp. 4–39.
Kaplan, Lawrence S. The United States and NATO the Formative Years. The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1984.
Kramer, Mark. “The Soviet Union and the 1956 Crises in Hungary and Poland: Reassessments and New Findings.”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istory, vol. 33, no. 2, 1998, pp. 163–214, http://www.jstor.org/stable/260972. Accessed 23 Apr. 2022.
Railton, Ben. “Considering History: The Cold War, the Korean War,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ATO.” The Saturday Evening Post, 5 Sept. 2018, https://www.saturdayeveningpost.com/2018/07/considering-history-cold-war-korean-war-development-nato/.
Sayle, Timothy A. Enduring Alliance: A History of NATO and the Postwar Global Order.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19.